今年55歲的王計兵,如今在蘇州送外賣的同時,還和妻子經營著一間小超市。因為熱愛,他20年來寫下了6000多首詩,還出版了自己的詩集。

王計兵的成名作《趕時間的人》就誕生于送外賣的曲折經歷,在社交平臺引發讀者2600萬瀏覽量的共鳴。

王計兵:我說外賣員的狀態就是從1小時里感受第61分鐘。有的朋友就問,那多出來的1分鐘是什么?我說多出來的一分鐘就是我們過日子的滋味,只要你找到了過日子的滋味,這個1就會大于60,它是貫穿我們生活的。這才是我們生活,對待生命最需要的一種態度。
前不久,他收到了總臺蛇年“春晚等著你”的邀請函,前往北京現場觀看春晚。

王計兵說,能受邀來到春晚現場,是自己人生中一段珍貴的經歷。不僅僅是作為觀眾,王計兵與主持人的對話還要引出下一個節目,這對習慣用文字表達情感的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王計兵:緊張,第一場(彩排)我都忘詞了。本來我上來時還沒有什么感覺,當燈光、攝影機一下聚焦,那一刻我就感覺整個人被照透了,所有的光線都把你打穿。我就說我身體里不要說話了,連一個標點符號都沒有留下,我就是一個透明體,被燈光一下掃得干干凈凈。我就愣在那里,然后和主持人對話,我就沒話。然后挺緊張,我小聲說我忘詞了,忘詞了。

經過一次次反復排練,王計兵逐漸在春晚的舞臺上找到了狀態。
春晚的盛大與熱烈,與王計兵平日里忙碌奔波的外賣生活形成鮮明對比。在感嘆節目精彩創意的同時,看到演員們在幕后無數次排練所付出的努力,也讓王計兵深切感受到春晚匯聚夢想的力量。

王計兵:大家都是在努力,努力創造快樂,包括我們的舞美、燈光。一場舞蹈(結束)然后在燈光漸暗之后,我的腦海中就浮現一種陽光轉身的這種狀態。它給了我們足夠的溫暖,現在它轉身,它的轉身,是尋找另一片需要溫暖的地方。因為它是陽光,它有這種把光明,把溫暖送到每一個角落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