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3 日消息,市場調研機構 Omdia 于 21 日發布報告稱,微短劇正在重新定義數字時代的優質敘事方式,將社交媒體的即時互動與電視劇的情感表達融合,正越來越受到移動端觀眾的喜愛。
Omdia 最新研究顯示,到 2025 年全球微短劇收入預計將達到 110 億美元(IT之家注:現匯率約合 780.5 億元人民幣)。作為一種快速發展的短篇劇本視頻形式,微短劇通常每集只有兩到三分鐘并以連載形式呈現,已經成為移動優先的視頻娛樂中的重要類別。
對比來看,預計微短劇的收入幾乎是免費廣告支持的流媒體電視(FAST)頻道的兩倍,Omdia 預計后者 2025 年全年收入將達 58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411.53 億元人民幣)。
該機構稱,微短劇正在重新定義數字時代的優質敘事。其具備短小精悍、易于獲取,同時兼具社交媒體的即時性和電視劇的情感深度等特征,在移動觀眾中越來越受歡迎。
Omdia 研究顯示,全球超過 60% 的微短劇收入來自訂閱或付費交易,通常采用免費體驗后付費的模式。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可達每周 20 美元(現匯率約合 141.9 元人民幣)或每月 80 美元(現匯率約合 567.6 元人民幣),顯示出強大的變現潛力。
得益于龐大的觀眾規模和移動觀看趨勢,中國市場貢獻了 83% 的總收入。中國之外,美國位居國際市場首位,其次是日本、韓國、英國和泰國,這些市場的微短劇接受度持續增長。

觀眾愿意為能立刻吸引自己的內容付費。雖然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但參與度更高,Omdia 認為這正是微短劇商業價值突出的原因。
Omdia 分析進一步指出,微短劇有望成為介于社交視頻和傳統劇本電視之間的數字娛樂生態核心。微短劇的興起展示了新敘事模式和分發平臺如何不斷重塑全球觀眾的觀看習慣,也標志著數字內容發展的下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