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旗下第二子品牌首款車型螢火蟲初亮相時,幾乎被淹沒在輿論的浪潮中。尤其是那極具辨識度的分體式三眼大燈設計,在社交平臺上引發了一場規模不小的吐槽風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只曾被戲稱為“六眼飛魚”的螢火蟲,竟在質疑聲中完成了一場漂亮的逆風翻盤。

7月26日,螢火蟲品牌官方正式宣布,其第1萬輛整車成功交付用戶。這意味著自4月19日正式上市至今,僅用了三個多月時間,螢火蟲便成功跨越了交付破萬的關鍵門檻。這一成績放在競爭白熱化的純電小車市場雖非驚天動地,但在蔚來家族內部的產品序列中,其市場表現已堪稱亮眼。那么,這只小小的螢火蟲,真能照亮蔚來的前路嗎?
逆襲成真?
誰能預料到,當初被網絡調侃為“三眼神車”的螢火蟲,如今竟火爆到提車需排隊等待近一個月?上市僅三個月便突破萬臺交付量,這份成績單無疑給早期的質疑者有力回擊。

具體來看,5月螢火蟲銷量達3680臺;6月小幅攀升至3932臺。單看數字似乎波瀾不驚,但將其置于同級戰場則意義非凡。它已成功超越了MINI純電與SMART精靈#1,初步站穩腳跟。更值得玩味的是,其銷量已達到蔚來主銷車型ET5T和ES6的水平,并將EC6、ET5等車型遠遠甩在身后。
蔚來CEO李斌曾放言,要將螢火蟲打造成“銷量最佳的高端小車之一”。從當前市場反饋看,這一目標已然觸手可及。無怪乎螢火蟲團隊特意制作了“萬臺交付達成”紀念短片,為這只“爆單”的小精靈慶功。
從群嘲到追捧,螢火蟲用銷量上演了一出絕地反擊的精彩戲碼,說到底,在當前市場中,用戶反饋永遠是最真實的試金石!
回顧螢火蟲的來時路,該車的成功絕非偶然。它精準切入了一個被長期忽視的細分市場,即那些對5-10萬級“廉價代步車”心存安全顧慮,又嫌棄傳統大車笨拙不便的都市人群。他們手握十余萬預算,渴望一臺精致有調性、能提供情緒價值的小車,同時對“未來殘值”這類長期成本相對不敏感。螢火蟲敏銳地捕捉到了這群輕奢代步需求者,這正是其避開慘烈價格戰的護城河。

其次,價格策略更是關鍵勝負手。當蔚來祭出BaaS電池租賃方案后,螢火蟲的入手門檻直接下探至7.98萬起,對于預算吃緊又渴望擁有品牌保障座駕的年輕人而言,這無異于精準投喂。相比之下,MINI純電和Smart精靈#1的高昂定價讓許多年輕消費者望而卻步。可以說BaaS如同一把鑰匙,瞬間打開了年輕市場的閘門,讓高端品牌基因以輕奢姿態落地,這堪稱是蔚來一次精妙的降維打擊。
當然,蔚來的品牌光環也是不可或缺的助推器。作為中國高端智能電動車的標桿,蔚來積累的品牌信任度與用戶社群文化,為“螢火蟲”這個新名字注入了天然的信譽背書。它雖定位入門,卻共享了蔚來對品質和服務的核心追求。這種出身名門的基因優勢,極大降低了新用戶的決策門檻,尤其對追求品質感的一線城市白領和年輕女性吸引力顯著。李斌所倡導的“生活方式品牌”理念,在螢火蟲用戶身上找到了新的表達出口。
與此同時,海外市場正為螢火蟲展開另一幅藍圖。在Youtube及歐洲主流汽車媒體的評測中,螢火蟲獨特的設計語言與配置水平收獲了大量積極反饋,其小巧靈活的特質天然契合歐洲老城的狹窄街道,這意味著該車具有巨大的出海潛力。當然,關稅壁壘與海外服務網絡的搭建,仍是這只中國螢火蟲照亮歐洲前路必須跨越的現實挑戰。
道阻且長
蔚來年報中描繪的“全球精品車年銷1500萬臺”宏大愿景,螢火蟲能分得幾杯羹?
當前周均約1300臺的交付量,證明其初步在細分市場站穩了腳跟。然而,若與比亞迪海鷗這類月銷輕松破兩萬的國民神車相比,螢火蟲在絕對體量上仍有巨大差距。

車叔認為,站穩腳跟只是起點,螢火蟲要真正成為蔚來的銷量支柱,必須在保持獨特調性的同時,向更廣闊的主流消費圈層發起沖擊,而這也是對蔚來成本與規模控制水平的一次考驗!
車叔總結
螢火蟲用三個月交付破”的實績,有力回應了初期的質疑,證明了在激烈的小車紅海中開辟精品化路線的可行性。它成功觸達了那群渴望精致、安全與靈活性的特定用戶,并借助蔚來品牌力與BaaS創新撕開了市場缺口。然而,從小而美走向大而強,從細分爆款蛻變為真正的走量擔當,螢火蟲仍需在規模擴張、成本控制與海外拓展上持續突破。至于它能否真正帶飛蔚來,或許答案就藏在一一亮起的萬家燈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