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興通訊用一份雙位數收入增長的半年報,為略顯沉悶的全球電信設備市場投下一枚硬幣——正面是“連接”,反面是“算力”,而硬幣的側面,則刻著清晰可見的“AI”。
財報顯示,2025上半年,中興通訊實現營收715.5億元,同比增長14.5%,增速較前期有所提升。其中,二季度單季營收、凈利環比一季度均實現增長。相較收入的增長,更值得關注的是收入結構,公司以算力、終端為核心的第二曲線收入同比增長近100%,占比超35%。
這意味著,當全球電信設備廠商還在陷入傳統業務天花板隱現、技術周期更迭等多重困境時,中興通訊已經開始憑借“連接+算力”的戰略升級,逐步穿越行業的周期波動,打開自身未來的成長天花板。
收入歷史性逼近諾基亞,“連接+算力”戰略業績持續兌現
如果把全球電信設備市場比作一條操場跑道,過去的很多年,場內的四大主要玩家,都以相對固定的身位,完成一個又一個的循環。中興通訊作為諾基亞的追趕者,似乎始終落后一個彎道。
然而,近年來來,隨著AI產業浪潮的到來,這一格局也產生了一些變化。
中興通訊與諾基亞的差距正逐步縮小,尤其是今年上半年,雙方匯率折算后的收入差距,已收窄至5%,僅35億元人民幣,隱隱有“并線”的可能。考慮到當前諾基亞仍處于下行周期,而中興通訊卻有收入加速的趨勢,未來實現超車或許也只是時間問題。
支撐這一變化的,是公司前兩年提出的“連接+算力”發展戰略。
在行業傳統業務遭遇瓶頸時,中興通訊沒有選擇在舊賽道里故步自封,而是通過在算力、終端等產品領域多點開花,顯著增強自身抵御周期波動的能力。
公司的具體做法是,一方面將運營商網絡業務作為基本盤,在國內5G投資下降的背景下,通過深耕無線、有線核心產品,保持市場份額穩中有升,并通過拓展智算項目,深入布局5G-A、萬兆接入等未來技術方向,實現運營商網絡收入降幅的收窄,為整體增長筑牢根基。
另一方面,圍繞AI帶來新機遇,將算力、終端等產品作為公司新的增長引擎,積極做大政企和消費者業務規模。
其中,政企業務,公司緊抓全球智算投資熱潮,深化與國內頭部互聯網及行業客戶合作,同時緊跟海外數據中心、服務器等算力基建機遇,收入實現跨越式增長,其中服務器及存儲收入同比增長超200%,AI服務器收入占比55%。
消費者業務則通過全品類 AI 終端布局,家庭終端、智能手機、云電腦及移動互聯產品協同發力,形成多維度增長勢能。其中,手機國際市場營收同比增長超30%,云電腦二合一云PAD銷量突破100萬臺、運營商市占率達70%。
多維AI布局,有望持續打開成長天花板
機構預測,至2030年,AI將貢獻國內GDP的20%以上,預計為全球經濟貢獻約15.7萬億美元。這一變革將為互聯網、工業、金融、醫療等各個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業機遇,推動產業范式從“比特驅動”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向“token賦能”的智能經濟時代加速躍遷。
要想富,先修路,商業機遇的變現,離不開對軟硬件基礎設施的投入。市場樂觀估計,今年AI基礎設施資本支出將保持強勁,人工智能軟硬件市場年增速高達40%-55%,到2027年市場規模將突破7800億至9900億美元。
事實上,國內外多數科技巨頭,都在今年的對外交流中,強調了加大AI投入的意愿。谷歌、微軟、亞馬遜和Meta,預計2025年在AI基礎設施上的總支出將超3000億美元;阿里巴巴則計劃未來三年投入至少3800億人民幣用于建設和升級云計算與AI硬件基礎設施。
在這場關乎未來的競賽中,中興通訊也積極進行了布局。公司將AI技術融入網絡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行業應用及端側,持續提升自身產品和方案的競爭力,構建起“技術+基礎設施+場景+生態”的全鏈路AI賦能體系。
財報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興通訊已在全球累計申請AI專利近5500件,近50%獲得授權;芯片專利申請約5700件,累計授權超3700件。這些專利并非“沉睡的紙面財富”,而是逐漸轉化為了各式成果。
在連接領域,中興發布了融合AI的AIR RAN+AIR Core網絡架構,并用5G-A、全光網絡等創新技術賦能低空經濟、萬兆體驗與確定性服務等新業態,為行業的智能化升級提供“連接根基”。
在智算領域,中興通過自研芯片、智算服務器、超大規模集群、智算一體機等硬件產品,與資源管理平臺、訓推平臺、星云大模型、智能體工廠等軟件方案協同,構建了開放普惠的智算基座。上半年,公司面向國家級AI開源開放平臺開源了11項AI核心成果,同時多項創新成果及能力或市場認可,“分布式OCS全光互連芯片及超節點應用創新方案”、“基于GPU卡間高速互聯開放架構和自研‘凌云’AI交換芯片的智算超節點系統”分別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和中國算力大會上收獲大獎。其中,智算超節點系統與業界深度聯動,打造超大規模智算集群,在訓練側可高效承載萬億參數以上大模型訓練,在推理側實現 PD 分離架構,支持高并發推理并顯著降低推理成本,目前已初步建成國產化智算產業開放生態系統。
憑借出色的智算產品和能力,近期在中國移動公示的2025-2026年AI通用計算設備(推理型)采購項目中標候選人的名單中,中興以共計約17%的份額位列第一。
在終端領域,中興面向個人,發布了努比亞Flip2小折疊、Z70S Ultra影像旗艦、平板Pro及Neo游戲手機等多款融合AI技術應用,滿足年輕群體需求的產品;面向家庭,發布了涵蓋家庭網絡、算力、智能屏和機器人在內的AI家庭四大件。
在行業應用層面,中興智算解決方案已為鋼鐵、教育、汽車、金融等超18個垂直行業,打造了超100個標桿案例。
從技術底座到場景應用、從基礎設施到終端生態,通過對AI立體式布局,中興正系統性地推進AI與實體融合。隨著AI產業浪潮的擴大,有望為公司打破傳統業務天花板,確保未來可持續增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不過,在拓展新興業務的過程中,中興也面臨了多數企業類似的挑戰,即毛利率承壓,這主要源于算力產品市場競爭激烈,且正常毛利率相對低于通信網絡產品。
對此,中興已明確三大應對舉措:一是快速提升算力產品收入規模,通過規模效應降低采購成本、分攤研發費用;二是提高自研比例,通過架構優化與工程優化降低整體成本;三是從單一產品銷售向解決方案、訓推一體機等應用及服務拓展,逐步提升業務毛利率。
擁抱AI的本質是跑馬圈地,謀定長遠。當中興自研的智算產品、終端以及解決方案開始規模出貨時,這場戰略升級的終局,不是犧牲利潤的野蠻增長,而是穿越周期的高質量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