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魯是一個容易被誤解的品牌。
斯巴魯是什么?
對這篇文章的讀者而言,斯巴魯是ProDrive的藍色金標555六昂星賽車、全時四驅請勿拖車車貼以及轟隆隆的300馬力STi。
其實斯巴魯是一種反時尚,是一個平庸、無趣、配置豐富、性能穩定、擁有一定保值率的日常工具。

保守但成功的品牌
斯巴魯是一個保守但同時成功的品牌。
因為它的產品線近似麥當勞:極為穩定、周期極長、對成本敏感、擁有一些品質;技術路線持續且穩定:不變的技術方案、緩慢的電動化路徑、貼近法規的技術研發。
■ 賺錢的Subaru
但它是個成功的品牌,因為并不是每個品牌都能做到每年90萬臺的銷量外加10%的凈利潤率。
2024年斯巴魯的全球銷售為97萬臺,北美市場一邊獨大,銷售占比78%;其次是本土市場,占比10%;接下來便是歐洲(2.7%)和中國(0.6%)。核心工廠日本群馬以及美國印第安納工廠的開工率都達到了85%,基本處于滿負荷狀態。營收達到了320億美元,其中凈利潤31.8億占比9.9%,研發支出占比3.2%,基礎設施支出占比3.8%。財務狀況健康,ROE水平位于汽車業前列。
超過100萬臺年銷量的汽車品牌這個世界上還有25個,但能實現10%凈利潤率的汽車品牌寥寥無幾。

過去五年,斯巴魯接近75%的銷量位于北美市場,三款主要車型
Crosstrek-Forester-Outback覆蓋了斯巴魯接近83%的銷量。支撐銷量只需要簡單的產品線,簡單的產品線又帶來壓縮的投資,對于其他市場躺平的態度進一步支撐簡單的產品線。
雖然會產生惰性。

其他日本車企類似,斯巴魯的盈利基于本土生產的較低成本、較高效率以及優勢匯率政策。斯巴魯相比日本其他三家車企銷量較低,更加缺乏海外設廠動力。新車型與豐田混合生產,在川普實施的新關稅政策面前壓力較大。位于印第安納的SIA工廠是斯巴魯唯一的海外工廠,但只占據38%的產量,其余銷量均來自日本母廠。

所以斯巴魯是一個依賴進口的美國品牌,這成了川普新關稅政策的整治對象,2025年上半年斯巴魯的銷量上升但營收大幅減少說明一切。因此斯巴魯嘗試對生產線進行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主力的全新混動暫時不在SIA投產,官方稱因為生產質量。但豐田早在2006年便已經實現在美投產。

可以見得斯巴魯在產地上比其他品牌還要保守。
■ 獨特的Branding

Love as the Keyword
斯巴魯以四輪驅動作為產品核心,導致收獲了工具車屬性,被稱為Cheap&Ugly。改變Branding從轉變Mindset開始:擴大自己的特性、將產品功能與生活場景連接,衍生出家庭友好、戶外友好主題,進而產生全新的品牌屬性。斯巴魯的年報甚至將“愛”作為品牌核心價值進行傳播:鼓勵用戶表達自己與斯巴魯一起的生活,不再把汽車當做一個簡單的交通工具,充分表現斯巴魯產品在用戶生活中的參與以及用戶對于產品的滿足感,甚至邀請用戶講述和分享自己的故事以推高產品粘性以及品牌忠誠度。
非常聰明的營銷邏輯。

這樣的Branding成功將斯巴魯改造為:
◆ 高用戶忠誠度;
◆ 高耐久性以及低故障率;
◆ 高性價比;
◆ 高保值率;
◆ 高安全性;
◆ 有愛。

Gay Street
支撐這一Branding的背后邏輯是:保守的技術路線帶來成熟產品,成熟產品提高耐久性降低故障率,高耐久性低故障率帶來高保值率;另一方面,標配的Eyesight以及AWD增加了產品的基礎功能,提高了性價比與安全性,兩個邏輯結合推升用戶忠誠度。獨特的Branding以及Image讓人感受到斯巴魯的獨特性,被有愛的品牌邏輯影響,進而產生用戶忠誠度以及高保值率。
不得不說,這樣的保守頗為智慧。
■ 制霸的Portfolio

獨特的Branding似乎需要獨特的產品線,但斯巴魯的獨特性在穩定和固執。
其實很平庸。
拋開貼牌的Solterra和K-Car,斯巴魯上一次改變它的產品線是7年前引入7座SUV Ascent,目前是除
Crosstrek-Forester-Outback外銷量第四的支柱車型。斯巴魯雖然有轎車和SUV兩組產品線,但SUV車型銷量占比高達83%,而且兩組車型之間差異相對較小,且均使用Subaru Global Platform,呈現三個核心產品森林人-翼豹-力獅外加變種車型的模式,結構與配置保持高度通用。
不得不說,這種結構帶來了極高的產品效率。

Crosstrek本質是翼豹,通過升高底盤、加入跨界元素、引入PHEV動力等選項拉高了車型價格,入門車型與翼豹價格相同,但主銷車型的價格卻比后者高出了近3000美元。以CrossOver車型覆蓋主要用戶群體,實現了很多豪華品牌夢寐以求的商業模型。同樣是翼豹的變種車型,Levorg以旅行車的形式在本土市場產生出近似新車型的效果,STI的引入更是拓寬了產品線定義、以極小的成本創造了全新的市場。
而且Levorg與Crosstrek一起釋放了翼豹的潛在能力,將WRX剝離后徹底將翼豹作為入門車型,從另外一個方向拉寬了產品范圍。

森林人Wilderness
還有Wilderness車型。2022年戶外市場需求井噴,斯巴魯很快跟進一臺森林人Wilderness車型,以9.2英尺(234mm)底盤高度、下護板、A/T輪胎、差異化側裙以及車身拉花加強了森林人的越野屬性,適配戶外市場熱度。在搶奪了市場先機的同時拓寬了森林人的價格區間,拉高了這一車型的盈利率。
總而言之,斯巴魯在如何保持一個中等銷量品牌上頗為聰明,它極力維持現有的車型配置和商業模型、謹慎踏入車型以及商業擴張計劃,不冒進不沖動,以平庸的產品線產生了強大的品牌力。
保守但成功的技術路線
斯巴魯的R&D呈現大方向確定、小范圍改善的路線。
核心技術內容還是水平對置發動機、全時四驅系統以及Eyesight。核心動力總成在過去15年中唯一的變化是扔掉了柴油H4,技術路線保守但持續。

電動化策略零散且呈現區域性。2019-2023年斯巴魯在北美推出了Crosstrek PHEV車型,隨后因需求問題提前EOP;2020-2025年在歐洲/澳洲推出基于ISG電機的MHEV車型e-Boxer,更多是針對歐洲碳稅措施的解決方案;2022年第一臺EV Solterra則完全是bZ4x貼牌;2025年終于將HEV列入核心動力配置中,核心是將豐田的THS從橫置改為縱置。

但斯巴魯在豐田的強大影響下保留了屬于自己的技術路線,這已經極為不易。
■ FA/FB發動機
尤其是水平對置發動機。
砍掉H6是斯巴魯面對如此銷量的唯一選擇。不僅如此,H4也要維持較小的變種方案。因此斯巴魯的H4只有EJ-FB兩代機型,前后兩代發動機的主要結構和布置方案幾乎一致,鑄鋁缸體、113毫米氣缸間距、頂置風冷式中冷器、無平衡軸,因此FB因此更像是EJ的延續。FB的變更是:更換了正時鏈條、增加了液壓VVT系統、引入了缸內直噴、解決了缸蓋墊片的密封性問題、提高了渦輪增壓器固定螺栓強度、優化了氣缸內壁摩擦阻力、提升了冷啟動燃燒工況、搭配了Lineartronic CVT變速器。

CB發動機活塞獨特的DLC裙邊
FB有兩個分支機型,FA以及CB。FA和FB的主要差異在FA的變剛度氣門活塞螺旋彈簧、活塞連桿材質以及D4-S雙噴射系統。低轉動慣量高轉速的FA發動機因此得以用于BRZ/86這類運動車型上。FA24二期通過更大的缸徑解決扭矩問題,通過渦輪解決動力問題,因此FA偏向于WRX以及Ascent這類動力需求更大的車型,與全自然吸氣的FB系列機型形成分界線。CB則是JDM專用機型,繼續使用小缸徑-小排量-渦輪機的方案來平衡動力與油耗,亮點是峰值為350bar的缸內直噴系統以及40%負載下方時的稀薄燃燒。

但FB機型并沒有解決經濟性和動力性的問題。大排量直噴FB25D機型的最大輸出也只有130kW/250Nm,油耗8升/百公里,面對一眾Hybrid以及增壓機毫無優勢。對策是按照豐田邏輯出一臺Atkinson發動機加入THS陣營:動力提升了7%(194-180),油耗提升了20%(6.7-8.1),扭矩提升了12% (268-239),拖拽能力保持不變。
但斯巴魯沒有用E-Four,守住了某種底線。
■ Symmetrical AWD

100%標配AWD的意義
即便是多片式離合器AWD,也比E-Four擁有更好的響應性,而且后軸可以有遠高于E-Four的驅動扭矩,這對于擁有越野屬性的斯巴魯至關重要,即便如今斯巴魯對稱式的AWD市場噱頭早已大過實用價值。
至關重要是斯巴魯產品100% AWD覆蓋率,這種單一性容易成為核心賣點,服務于獨特的Branding。

斯巴魯目前使用的多片式離合器AWD方案與其他OEM并無差異,保持前后軸60/40動力配比,目的還是實現簡單的越野功能、應對低附著路面以及拖拽需求。“請勿拖車”的粘性軸聯器已經在2018年正式成為歷史。為了補充越野性能,第五代森林人上加入了X-Mode功能,提供Snow以及Mud兩種不同模式,差異是對于車輪滑轉不同的控制模式。
實際功能性差異聊勝于無。

頂配的運動型四驅系統DCCD(DriverControlledCenterDiff)增加了軸間以及后軸輪間多片式LSD,提供主動調配前后軸動力配比產生駕駛特性的差異性,突出運動特性。
其實既不是全新技術,也缺乏獨一性,在特性設定上也不在頂尖水平。
這也是WRX以及STi式微的一個原因。
■ Eyesight
另一個核心技術產品是Eyesight。

Eyesight自2008年問世至今一直為純視覺方案,共有五代產品。前兩代基于雙目單色攝像頭,第三代換為彩色攝像頭。2020年第五代產品Eyesight X增加了角雷達,實現了L2+駕輔功能,供應商也從日立換成了Veoneer。2022年引入了中央廣角彩色攝像頭。
Eyesight使用AMD Xilinix芯片,強調單模組功能范圍,目的是提高Eyesight的獨立性。作為單一模組,Eyesight的硬件差異性較小、通用性較高,容易控制成本且對于車輛電子電器系統的要求較低。加之在諸多駕輔功能評測中,Eyesight功能評價一直處于前列,因此性價比突出。
斯巴魯的技術方案延續性很高,拉長了車型使用周期,壓縮了研發投資,拉高了二手車的殘值。
保守但毫無亮點的車型

此次出行格魯吉亞恰巧租到一臺2022年加拿大版森林人Sport。第五代后期車型,配置除了沒有360環景外幾乎滿配,對應國內的森林人尊貴版Eyesight。
■ 低配版瑞士-格魯吉亞

此地并非靠左行駛,但是右側道路已經損毀
格魯吉亞依靠地理優勢成為了西亞十字路口和貿易要地,南北向連接俄羅斯-亞美尼亞-伊朗,東西向連接哈薩克斯坦-里海-阿塞拜疆-黑海。因其擁有黑海港口、對于進口車沒有任何門檻且不分左右舵的規則成為是世界汽車工業的Junkyard,大量歐美日澳地區的二手車甚至是事故車在這里貿易轉手。美國、英國以及日本的本田雅閣同時在一個國家出現,目瞪口呆。

硬通貨也是美標和歐洲停在一起
同樣是地理位置,身處高加索山脈的格魯吉亞鐵路、航空運輸產業落后,物流大部分依靠道路交通。但路網壓力大、規格低、受自然環境影響大等問題凸顯,南北干道在冬季甚至會發生封路,且持續處于維護與通行同時進行的狀態。交通環境復雜疊加路面質量較差,對于車輛的加減速以及彎道性能有著較高要求。

如此彎道已是正常
■ 差強人意的動力表現

北美森林人-日本森林人-格魯吉亞本地人
山地國家對于斯巴魯理應是主場存在,但森林人暴露了諸多問題,首當其沖的便是動力不足。森林人北美車型沒有2.0升發動機,即便是2.5升FB發動機,184馬力、240牛米的動力輸出也只是能夠應付日常使用,面對復雜工況捉襟見肘。
很難想象森林人如何用一臺FB20應付歐洲山區路況。
動力問題體現在山路快速加減速實現超車的工況中,慵懶的動力實在無法令人滿意。就算是把S/I模式按鈕放在方向盤上也幫助不大,S模式下發動機維持高轉速并不能帶來高動力,上坡超車讓人非常惱火。這也使得駕駛時需要持續對超車時機做出準確判斷,令人十分緊張。

冷啟動時轉速
市區行駛中FB25D發動機的突出問題是起動機設計功率較低,啟動時間長、聲音大,Start-Stop工況質感非常差。發動機的冷啟動控制奇怪,可能是考慮油底殼特殊布局以及位置問題,冷啟動轉速調節甚至達到了1700轉/分,并且持續接近兩分鐘。
■ CVT變速器和低速行駛特性
從2015年起斯巴魯都只有Lineartronic CVT變速器。由LUK提供鋼帶的斯巴魯CVT變速器有高低功率兩個型號,森林人使用TR580低扭矩版本。低速啟動以及行車的舒適性由液力變矩器解決,只是油門踏板的設定還是標準的日本風格,初段靈敏中段遲滯,加上并不充沛的動力輸出,讓人感覺這是一臺偏向低速行駛的動力系統。
多數時間這臺CVT很像一臺AT變速器:比如全油門時有明顯的擋位模擬,以避免過多膠帶感。但它并非是一臺100%的AT:下坡反拖時不能很好地保持轉速提供反拖阻力;油門Tip-In時會出現扭矩-轉速的不匹配;油門開度一定加速時轉速還會下降。加之這臺CVT變速器速比范圍并不大(5.75:1),高速110公里/小時巡航時轉速為2500轉/分,已經脫離了FB25的高經濟性區間。
■ 同樣粗糙的操控特性

森林人的操控性水準一般。前麥弗遜后多連桿,鑄鋁車輪架,電動助力轉向沒有Bump-Stop,到頭便是明顯的碰撞響聲。制動盤尺寸保守,采用真空助力泵,山區長距離制動時會發生熱衰減。
■ 獨特的內外飾
第五代森林人車身Greenhouse的設計亮點是:
◆ 標桿級的后備箱開啟(1300mm)以及裝載寬度(最小1100mm);
◆ 加強D柱環以及提高裝載容量的直背設計;
◆ 90°開啟的后門以及門檻與地板齊平設計;
◆ 車頂行李架70公斤的動態載荷以及560公斤的靜態載荷。
此外還有最重要的,
◆ 滿足LDT要求的220mm/8.7英尺離地間隙。
一切都為了功能性。

除功能性外森林人的內外飾幾乎沒有什么優勢,而且這套內外飾并沒有考慮到太多耐用性需求。可能是使用環境過于惡劣,這臺森林人在6萬公里后外飾大量噴漆塑料件已經斑駁和掉漆。內外飾交匯處的明顯污漬顯示了森林人糟糕的密封條質量,而且車身剛性不足導致四門兩蓋的鈑金配合五花八門,而且每一扇車門似乎都有自己獨特的阻尼設定,質感很差。

內飾出現的問題有:
◆ 踏板總成上方缺乏封閉件,露出防火墻上的黑心棉;
◆ 塑料面板硬度較低,地臺以及儀表臺附近已經嚴重劃傷;
◆ 塑料面板脆性較高且缺乏支撐結構,后排座椅包圍件被安全帶卡扣擊穿;
◆ 活動件缺乏必要的阻尼,天窗遮陽簾、手套箱蓋板質感極差;
◆ 空調效率低,鼓風機噪音大;
◆ 上古時期的座椅加熱按鍵。

內飾的優點是:
◆ 視野好。
鼓勵大家看向窗外走向戶外。
■ 功能機的娛樂系統
很好理解斯巴魯娛樂系統依然是功能機水平,因為很多本土車型都不帶原廠系統。
這也提高了中控臺頂部功能顯示屏的重要性,雖然對于這一顯示屏的操作極為復雜。功能包括環景影像、空調、紀念日提醒、駕輔功能狀態、動力分配等等,同時還集成了Eyesight X駕駛員攝像頭和Profile選擇。

似乎這才是森林人的主機,也難怪斯巴魯的主機直到2025年才做了無線CarPlay。

保守或許也是一種優勢
森林人很難有關于車輛的感官享受,動力捉急、內飾粗糙、駕輔勉強完成任務,NVH以及油耗根本無從提及。

但森林人可以帶來環境的感官享受,功能性承載性耐用性突出,可以帶你隨時隨地享受森林雪山草甸沙灘,標配的AWD可以讓人不用顧慮太多,原始粗糙落伍在不同的體驗面前完全不是問題。
這也不得不讓人不禁思考,屬于市場主流的冰箱彩電大沙發SUV,是不是違背了SUV本來的目的。
或許我們依然在誤解斯巴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