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訊(編輯 史正丞)北京時間周五深夜,圍繞著“OpenAI智能硬件”這一話題又有了新鮮爆料。
作為背景,OpenAI今年5月宣布作價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8億元)收購前蘋果首席設計師喬納森·艾維(Jony Ive)創辦的AI硬件初創公司io,明確表示將推出一批“AI計算機”。

周五的最新市場消息顯示,OpenAI正在開發的神秘硬件設備包括一款“無顯示屏的智能音箱”,另外公司也考慮過開發眼鏡、錄音筆和“可佩戴別針”。首批設備發布的目標節點為2026年末或2027年初。
奧爾特曼此前曾表示,他們設想中的首款產品是“可放入口袋、具備情境感知且無屏幕”的,這也與新傳聞相符。不過他此前也表示首款設備不會是眼鏡,因此智能眼鏡可能會在晚些時候推出。此前的消息也曾提及OpenAI正在開發一款入耳設備,但在這次的傳聞中缺席。
與當下的AI搶人大戰類似,OpenAI眼下也正在掀起一場“AI硬件工程師”的挖人熱潮——目標正是消費電子巨頭蘋果。
雙向奔赴的“挖蘋果熱潮”
根據對知名簡歷網站LinkedIn進行分析,自OpenAI收購io后,OpenAI從蘋果挖人的熱潮進入了更高峰。
今年迄今為止,OpenAI已經從蘋果招募了20多名消費硬件方向的員工,其中不乏效力蘋果15年以上的老員工。
知情人士透露,在某些情況下,OpenAI以遠高于他們在蘋果的薪酬挖人,主要得益于OpenAI授予員工的股價值可能超過100萬美元。與此同時,對于蘋果設計部門的老員工而言,這也是他們與“老領導”重逢的機會。
OpenAI收購io后,io聯合創始人、曾在蘋果效力25年的iPhone、Apple Watch產品設計主管Tang Tan加入OpenAI,擔任公司首席硬件官。Tan因為能將艾維團隊構思的設計轉化為可大規模制造的產品,在蘋果公司內部備受尊重。
io的交易也促使許多蘋果員工主動聯系OpenAI尋求跳槽。
據熟悉這些員工想法的人士透露,一些在蘋果負責硬件產品的資深員工對從事品類的漸進式變化感到厭倦,并對蘋果的官僚作風感到沮喪。這些人還表示,過去一年蘋果股價表現平平,也導致員工收入承壓。
當然,蘋果在消費電子市場的地位,并不意味著挖蘋果員工就能確保成功。
最近的一個失敗案例就是Humane,該公司招募了大量蘋果硬件和運營方面的專家,但隨著產品發布后風評崩塌,公司的命運也戛然而止。

前蘋果工程師、iPod和iPhone開發成員、后創立智能家居初創公司Nest的Matt Rogers表示:“僅僅因為你在一家擁有數十億美元資源和世界頂級人才的大公司里做出過某些東西,并不意味著你在外面做同樣的事就更有資格。我很多蘋果同事都去創業了,幾乎所有人都徹底失敗了。”
非常有趣的是,蘋果公司似乎也對OpenAI的挖角感到警覺。知情人士稱,蘋果公司上個月突然取消了每年在中國舉行的制造與供應鏈團隊會議,因為蘋果高層擔心這個會讓太多高層長時間離開加州總部,而此時正需要他們留在總部以阻止更多員工跳槽OpenAI。
彩蛋:中國供應鏈意料中登場
不出意外,不論是制造音箱還是眼鏡,中國制造產業鏈都是地球上最佳的選擇。
在這個問題上,OpenAI似乎也準備“順著蘋果趟出來的路往下走”。
周五的爆料稱,知名“果鏈”公司立訊精密已拿下至少一款OpenAI設備的組裝合同。知情人士稱,OpenAI還接洽了組裝AirPods、HomePod和Apple Watch的歌爾股份,尋求為其未來產品供應揚聲器模組等零部件。